“有了這個紅本子,就感覺城裡人的房有了‘房產證’一樣。”儘管胡天娣的口音很重,但從她不斷摩挲手中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動作不難看出,她是何其寶貝這個物件。如果沒有這一輪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開展,或許這位代償陽山縣水浸村農民的生活不會有任何改變。但她心裡很清楚,自己的子孫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強的自主性。
  事實上,包括探索建立農村土地管理新機制、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探索建立台南餐飲設備農村集體經濟轉型發展新機制、推進現代農業經營體制創新等在內的舉措,正是《廣東省農村綜合改革示範試點實施方案》(下稱《方案》)確定的主要任務。就在這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廣東再次在農村綜合改革的各項工作中成為了“探路者”。
  改革破題
  承包地有了“紅本本”給農民租製冰機添底氣
  2013年,陽山縣被國務院綜改辦確定為“全國農村綜合改革示範試點縣”,開始全面開展7大內容的改革,其建築設計中,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作為一個基礎性工作,備受關註。該縣的杜步鎮和小江鎮作為陽山縣推進該項工作的試點地區,開始了先行探索。
  胡天娣是杜步鎮水浸村的一個普通村民。“辦證不要錢,裡面內容還是挺清楚的,什麼都有了。”當化療飲食輔助被問及家中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時,胡天娣特地回房取了出來,還和記者一起翻看了起來。打開這本證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胡天娣全家7口人的姓名和各種情況,隨後是他們一家多達12塊地的面積等基本信息。
  不過,胡天娣看得最多的還是後面附上的一份地塊的示意圖,上面每一塊地的位置都十分清楚,一張幾經摺疊過的示意圖上,把他們家12塊地塊都標了出來,“以前的證只有總面積,沒有每一塊的面積,我們家的地塊太多了,如果不把每一塊有多大,到底在什麼位置,邊界在哪裡都標清楚,還是不方便。”
  胡天娣的感受頗有代表性,對於不少村民來說,看圖不僅方便而且更清晰,而這在陽山縣這種耕地碎片化嚴重的地區,尤其重要。胡天娣家僅有2.2畝的承包地,但是卻被分成12塊,其他村民的承包地也普遍存在這個問題。
  “沒辦法,地本來就碎,而且又有好地、中地、差地的分別,都是每家每種地都配一點。”杜步鎮鎮委委員張芳恆向記者表示,當地的承包經營權分佈狀況格外複雜,“不過,確權頒證工作一開展,大家都意識到這關係到自己的利益,所以十分上心,紛紛積極配合。”
  據介紹,杜步鎮從2013年9月土地確權頒證動員大會開始至今,已經先後完成了4個試點村的外業勘察繪圖工作。而整個陽山縣也計划著在小江鎮、杜步鎮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從今年2月起在全縣全面鋪開該項工作,計劃於今年8月前基本完成全縣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並配套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檔案和流轉管理電子信息系統、信息平臺,實現農村三資管理平臺、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成功對接,進一步促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其實也想過辦這個證有什麼用,自己的地自己種也沒什麼,但想想後生仔今後可能不會再種地,到時候難免說不清楚自家的地到底在哪、有多少,有個‘國家做主’的證,才能有個保證。”胡天娣坦言。
  雖然現在自己的地太過散碎很難出租,但胡天娣也並非沒有想過給自己的2.2畝地定個價,“今後如果要租,我覺得最起碼500元/畝。”給了胡天娣這份底氣的正是她手上的這份“紅本本”。
  為了讓更多的農民能擁有這份底氣,廣東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也是不斷加快,據介紹,2014年每個地級以上市選擇一個縣(市、區),東莞、中山和順德選擇兩個鎮,整建制推進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2015年全面推開,2016年底全省基本完成確權登記頒證任務。
  發展探路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讓資源再激活
  相比於陽山縣,同樣被列為“全國農村綜合改革示範試點縣”的蕉嶺縣則已經開始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深入破題。這項基於承包土地確權頒證工作之上的嘗試,正向著農戶承包地“多權分離”的角度做著探索,它與承包地確權頒證工作有著相互促進的關係。
  憑藉著與鐘育文完成的一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交易,漢文農場負責人鐘漢文也算是小小“紅”了一把,因為他們完成的這筆交易,成為了廣東省首家縣級農村產權交易中心——蕉嶺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鑒證的首筆交易。
  不過在鐘漢文看來這其實也沒什麼。“把地流轉給我的其實是我的親戚,我們之前就談好的,當時沒什麼討價環節。”他在接受記者的回訪時笑了,不過鐘漢文隨後強調道,“親兄弟也要明算賬啊,有個證、有個地方簽合同,大家今後都明明白白,挺好的。”
  而流出方鐘育文也覺得,交易清清楚楚最好,“他每年給我每畝300斤谷,我這1.87畝地的經營權就流轉給他10年。畢竟兒子、兒媳都出去打工了,我年紀大了,實在乾不動了,地放在那裡拋荒怪可惜的,所以就‘轉’了換點收入。”而在他看來,這種透明的機制避免了以往口頭交易的麻煩,一份交易所出具的鑒證書讓兩方都放心了。
  可別小看了這一份小小的“放心”,它足以喚醒農村土地的加速流轉。蕉嶺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員就表示,其實蕉嶺流轉土地面積僅占全縣土地面積的2.4%,大量資源仍然處於“沉睡”狀態,這種情況在廣東許多的山區縣也都十分普遍,因此農村產權流轉市場的建立對於盤活農村各種產權資源來說非常有必要。
  而這也正與2014年中央一號文的精神一致。其中關於農村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土地承包經營權主體同經營權主體發生分離,這是我國農業生產關係變化的新趨勢,對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不斷探索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複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意見》中甚至提出,在落實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的基礎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允許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向金融機構抵押融資。
  在梅州市農業局局長劉玉濤看來,經營權一旦放開、搞活,可能為幾方都帶來利益:首先,對有承包權的老百姓來說,承認個人土地承包權是土地經營權分離、放開的基礎,所以老百姓的利益就有保障了;而對於其他產業的資金來說,土地承包權、經營權的分離、集中、流轉,也為他們進入農業產業提供了一個平臺。
  蕉嶺縣紀委書記盧堯生也向筆者表示,交易所的建立與運作為新農村建設帶來新的動力,“隨著來交易的農戶越來越多,供需情況透明,交易流程便利,想要流轉土地將會越來越容易。對農戶來說,現在自己的利益一清二楚。”
  縱深前行
  紅利釋放讓農民再享改革成果
  “很多工作其實才剛剛開始,但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經過確權登記頒證,我們發現每個地區的承包地面積都擴大了,為什麼?一問才知道,原來農民為了不交農業稅,所以報地的時候都往低報。但現在稅不用收了,而且還把地的收益權給農戶確認下來,所以大家都紛紛把‘家底’亮了出來。農民們不知不覺地都開始關心這個事情了,這說明現在的工作對了頭。”談到正在開展的各項工作時,一位基層的工作人員表示,讓農民拿到實實在在的好處的政策就是好政策。
  廣東在這項為農民“討好處”的工作中其實已經發力良久。近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接連推動雲浮雲安、佛山南海的改革做法,不斷全面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的重大決策,在2011年先後出台文件,分類部署推進山區縣和珠三角農村綜合改革。2013年和2014年,又把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列為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進行督辦。
  廣東以敢為人先的改革創新精神,為一個個“胡天娣”和一個個“鐘漢文”帶來了改變生活的希望。省農業廳方面表示,廣東農村綜合改革示範試點雖啟動時間不長,但工作開展穩步扎實。
  “下一步,我省還將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面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探索實現承包關係長久不變的有效實現形式。”省農業廳有關部門表示,“廣東力爭用3年時間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工作。”
  在此基礎之上,我省將再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鼓勵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
  在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院院長徐勇看來,目前的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僅僅開始了第一步,廣袤的農村大地中有著無數的寶藏等待挖掘。這一輪的農村綜合改革不僅是激活農村經濟的法寶,更是我國這一輪深化改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紅利的逐漸釋放,農村產權制度愈來愈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阻礙,新一輪的農村改革就是改革現有的農村產權制度,激發農村資源活力,喚醒沉睡的資本。”
  總策劃:張東明 王垂林 總統籌:郭亦樂 盧軼 採寫:南方日報記者 鐘嘯 通訊員 戴金紹  (原標題:農戶承包地“多權分離”加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t77utjmt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